币圈子(120BTC.COm)讯:6月刚成功IPO的全球第二大美元稳定币发行商Circle,今日宣布将推出专注于支付金融的EVM L1公链Arc。不仅以USDC为原生Gas,还内建汇兑引擎、亚秒级结算与可选隐私功能。此举被视为是加入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战局的重要一步,挑战Tether与Stripe等巨头。
Circle扩张版图:推出稳定币金融专用链Arc
官方公告指出,Arc被Circle定位为「专为稳定币金融打造的企业级公链」,服务涵盖支付、跨境汇兑到资本市场应用。它完全EVM相容,让开发者能沿用现有以太坊工具部署协议,同时保证与Circle既有服务及24条支持网络的互通性。
Arc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以USDC作为原生Gas,可谓大大降低了用户门槛。此外,内建的稳定币外汇引擎(FXengine),让机构能在链上原子化结算汇兑交易,并有着低至100毫秒的最终确认时间。同时,Arc还具备「可选隐私」模式,能隐藏交易金额并自订披露权限。
性能与合规并重:PoA共识与验证者设计
根据官方白皮书,Arc采用PoA(Proof-of-Authority,权威证明)共识引擎Malachite,由4至20位受监管的机构担任验证者。依验证者数量提供3,000至10,000TPS的每秒交易确认笔数,100至350毫秒的结算速度。
DeFi研究员Ignas对此做出比较,Solana可达到4,000至5,000TPS,但最终确认时间为400至500毫秒。Arc可以说是牺牲了去中心化,换来了更快的交易处理速度。
在降低MEV(最大可提取价值)风险上,Arc也规划加密记忆池(Encrypted Mempools)与批次处理机制等,防止恶意抢跑与价格操纵。
布局支付基础设施,收益型稳定币有望上线?
除了USDC,Arc于秋季上线测试网时也将支持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USYC,试图透过曝险于美国短期国债,为用户带来收益或孳息功能,有望拓展链上资产的金融化应用。
在多链整合方面,Arc整合了Circle的自家的跨链传输协议CCTP,实现高速跨链转移与流动性分发,并引入链抽象余额(Chain-Abstracted Balances)技术,实现各链资产余额的统一整合,最佳化使用者体验。
最后在支付基础设施方面,Arc将为企业提供内建工具,支持把发票嵌入交易、链上处理退款或争议内容,甚至透过AI代理管理企业金库,瞄准B2B规模化支付场景。
支付巨头自有链战局升温:从Tether到Stripe争相抢滩
Circle规模约650亿美元的USDC目前占稳定币市场份额的24%,仅次于Tether的1,648亿美元。后者早已布局Stable与Plasma两条稳定币专用链,如今Circle Arc的推出,也被视为是面向Tether的急起直追。
不只加密企业,传统金融与科技公司也纷纷下场。支付巨头Stripe昨日传出正与Paradigm合作开发公链Tempo;Robinhood推出专注代币化的L2网络;Shopify也在Coinbase Base上开放USDC支付。
Infini共同创办郡主Christine认为,这场角逐「稳定币支付网络」大位的全球争夺战,将加速稳定币从加密原生基础设施走向主流支付媒介。
从稳定币发行商到打造自家支付网络生态
稳定币每月推动数千亿美元的链上交易,如今Circle透过Arc把稳定币应用推向全球,并试图在支付与汇兑等资本市场中全面落地。
若Arc真能吸引到金融机构与大型企业的兴趣,那么Circle有望在未来数年内改变稳定币市场的竞争版图,甚至挑战传统支付商的地位,因此Arc今年秋季的上线表现也备受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