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圈子(120btc.CoM):根据英国《电讯报》19日报导,英国内政部正在与警方合作,着手清算约61,000枚,总值约72亿美元(约50亿英镑)的比特币,希望在紧缩财政环境下为国库注入现金。
据了解,这批比特币源自2024年早些时候,一位名叫简雯(Jian Wen)的女子因违法活动被定罪,英国皇家检察署则早在2021年便对她的资产包括比特币进行了冻结和没收,当时这些比特币的价值约17亿美元,如今则成了财政部长瑞秋・里夫斯(Rachel Reeves)手中的一笔关键筹码。
财政缺口遇上区块链的「意外之财」
今年以来,英国公共支出增长与税收成长失衡,使预算赤字再次恶化。里夫斯团队原本计划透过税改与债券发行补洞,但内政部盘点后发现,过去七年间累积的加密货币没收库存已因币价上涨,跃升为可观现金来源。
假如全数变现,72亿美元大约等同英国一年基础设施预算的十分之一,足以在短期内缓解资金压力,近期比特币的新高,也让财政部看见「变现」的急迫性。
三道关卡:法律、技术、市场
不过要把链上的数字资产换成英镑,程序远比想像复杂,首先是法律挑战。2018年中国受害者已向皇家检控署提出返还请求,高等法院必须裁定政府是否可将资产直接拨交财政部。虽然《2023年经济犯罪和企业透明度法案》赋予查扣权力,却也要求明确赔偿顺序,延长了流程。
官方估计,完成所有程序平均需一年,复杂案件更可能拖到四年。
第二是技术门槛。内政部5月发布价值4,000万英镑的招标案,寻求外部机构协助保管与分批出售。然而截至报导出现时,仍未收到「符合集成安全、钱包管理与市场执行标准」的合适标案。
第三为市场风险。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,一次性抛售恐拉低行情,最终回收金额可能不及帐面价值。财政部内部正在评估以「定期拍卖」或「场外交易」模式分散冲击,但市场不确定性仍挥之不去。1999年英国抛售黄金、错失后续涨幅的历史教训,也在政策圈内被频频提起。
政策定位的转折讯号
虽然英国政府假如真的拍卖比特币,可能会对市场带来短期卖压,但是合理推估购买的买家应该都是机构,可能会较英国政府更愿意持有,且相关变现流程可能成为全球参考范例。
德国先前抛售近5万枚比特币(BTC)时虽也带来短暂卖压情绪但后续消化完后BTC持续上涨,德国政府原打算「避免价值大幅损失」结果在币价翻倍后错过近30亿美元潜在收益。
未来其他国家如何界定受害者、如何拍卖、以及如何避开市场踩踏,都可从英国经验获得模板。同时这也意味加密货币正快速嵌入主权财政结构,未来政府预算编列或许会把「数字没收品」列入可动用资产。